路桥区召开全国科学实验校暨大中小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筹备会
4月15日,第二届全国科学实验校暨大中小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第一次筹备会议在北大附中台州飞龙湖学校顺利召开。来自全区各小学、省内外科技创新名校的校长、骨干教师及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共商科学教育发展大计,为即将于今年9月举办的全国研讨会奠定基础。
会议伊始,路桥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林文茂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台州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肩负着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时代使命。此次筹备会的召开,既是对我区近年来科学教育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推动大中小贯通培养机制落地的重要契机。他呼吁与会代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聚共识,协同创新,共同推动科学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贡献力量。
会上,浙江师范大学王燕红教授以《跨学科课程建设及全国教学成果奖的申请与准备》为题,系统解析了科学教育课程设计的创新路径;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叶天萍副校长则通过案例分享,生动展示了“播种创造之种”的实践经验,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育人模式。
在成果展示环节,路桥区多所科技特色学校分享了其在课程建设和科技教育方面的成果。这些学校通过跨学科课程设计、创新实验室建设等举措,成功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潜能。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苏爱娣对这些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分享自己宝贵经验的同时,提出指导意见。建议学校在实际的课程构建过程中,可以采取从下到上和从上到下相结合的方式,取长补短,使课程构建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现实情况。通过这些环节的展示和指导,与会代表们不仅看到了路桥区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显著成果,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为推动区域科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代表们围绕科学实验校建设及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讨论内容包括如何加强课程的贯通性、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以及完善协同机制等方面。与会者一致认为,通过加强校际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有效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在会议的尾声,区科协强调了构建科学教育新生态的重要性,指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区科协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学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通过加强科普教育、组织科技竞赛和提供专业指导,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贡献科协力量。
此次筹备会的召开,标志着路桥区科学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路桥区将继续以“构建科学教育新生态”为目标,推动大中小贯通培养机制落地实施,为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大中小科技创新人才贡献“路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