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老科协专家为朱溪镇农文旅产业发展“问诊把脉”
3月13日,仙居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文化旅游委员会的12名成员赴朱溪镇后塘村、杨丰山村进行调研,为当地的农文旅产业发展进行“问诊把脉”。参加此调研的县老科协文化旅游委员会成员来自全县各个领域,他们有的是人文乡村研究学者、作家、旅游规划专家、宣传新闻工作者,有的是发改局、科技局的老领导。
他们实地考察了后塘村村容村貌和杨丰山古梯田以及民宿产业特色,详细听取了村两委的情况汇报,他们对这两个村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在下午召开的“朱溪镇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座谈会”上,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结合自身特点,围绕朱溪区域优势和上午调研中的所见所闻,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建议。
他们认为,朱溪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台州市的后花园。尤其是S321省道打通后,一头连着神仙居、一头与台州黄岩区相通,朱溪就像一条金扁担挑起神仙与大海,把海洋仙山连在一起。特别是当前最热门的低空经济,朱溪镇显得尤为突出,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国家战略部署,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朱溪,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后塘村发展农文旅产业的条件相当成熟,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村庄硬件设施完善,但丰富的历史文化需要进一步挖掘,增加村庄发展的内涵厚度,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以地方特色节庆活动吸引外地游客,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的方式,打造网红店,吸引游客前来打卡,集聚人气、带动经济发展;杨丰山村应深耕“古梯田文化挖掘”与“杨丰山稻米品牌”双核驱动战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生态禀赋优势打造农文旅融合的节庆赛事矩阵,通过构建全域传播体系,塑造具有辨识度的农旅IP,持续提升区域品牌价值,进而夯实产融对接基础,加速景区开发要素集聚,最终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近年来,后塘村在朱溪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先后与台州学院、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等相关科研院校进行党建联建,发展蓝龙虾等特色产业,让科技为兴村振兴注入活力。目前,浙江淡水博物馆、党建联建博士工作站、朱溪镇“情系桑梓”文化旅游工作站等落地后塘;杨丰山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结对帮扶的优势,通过开展“联建+人才帮扶+互联互促”的方式按下产业发展“快车键”,推动农旅结合“新业态”。
接下来,仙居县科协将继续推动县老科协等学协会工作从“资源聚合”向“价值创造”跃升,以“银龄赋能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重点发挥县老科协银龄智库“三智优势”(智慧积淀、智力密集、智能转化),为仙居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要板块、建设长三角特色产业创新高地注入科技动能。